弥勒人当心这“花蚊子”!严重致命

2023-08-26 21:08:42    来源:腾讯网

▽以下是正文

蚊子叮咬


(资料图片)

痒痒痒痒痒痒痒!

但你知道吗?

小小蚊子也能致死

罪魁祸首竟然是

由蚊子带来的疾病很多

今天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

登革热

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

各国登革热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

WHO曾将登革热列为2019年全球十大健康危险之一。

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,尤其是在亚洲、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:主要来源国为缅甸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;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全世界39亿人面临登革病毒感染风险,估计每年全世界有3.9亿人感染登革病毒并为它发热。其中 70% 都在亚洲。

很多登革热患者表示“苦不堪言”

↓↓

什么是登革热

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,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、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,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。

登革热的传播途径

库蚊:库蚊传播乙型脑炎(发烧、剧烈头疼、恶心、呕吐)等疾病。

伊蚊:伊蚊俗称花蚊子,传播登革热(发烧、头痛、骨骼肌肉疼痛、皮疹)等疾病。

按蚊:按蚊传播疟疾(间歇性发冷、发热、出汗)等疾病。

登革热的症状

突发高热: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℃~40℃,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。

“体痛”:感到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和骨骼痛,整个人觉得很疲乏。

“发红”:脸部、颈部、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,貌似“酒醉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等。

皮疹: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,不高出皮肤。

注意: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~14天,多数为5~8天。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。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。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,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,即隐性感染,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。

登革热哪些属于高危人群?

1.二次感染患者。

2.伴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肝硬化、消化性溃疡、哮喘、慢阻肺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。

3.老人或婴幼儿。

4.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。

5.孕妇。

登革热如何治疗?

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。治疗原则是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防蚊隔离。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。

如何做好个人防护?

居家预防

1.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,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;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。

2.对于花瓶等容器,每5~7天清洗、换水一次,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

3.尽快清除室内外各种容器内的积水,盆罐倒置或清除。

4.把可贮水的容器、水井及贮水箱、池加盖。

5.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物,在水池饲养捕食蚊幼虫的鱼。

6.做好防蚊隔离,包括使用蚊帐、纱门纱窗、穿长袖衣裤、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,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。

疫区预防

1.穿长袖衣裤, 尽量选择浅色,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, 避免被蚊虫叮咬;

2.安装纱门、纱窗,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、灭蚊气雾剂等,哪怕是高档酒店,也要注意室内灭蚊;

3.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,需要及时就诊;

4. 返回居住地后14天内,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知旅居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,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。 

企事业单位、社区如何防制蚊虫?

孳生地处理是防制蚊虫重要的基础,需要广泛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。在全面治理孳生地的基础上,合理使用各类生物及化学杀虫剂。

清除孳生地:主要包括清除各种废旧杂物,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瓶子、水桶、水盆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,将空容器倒置存放,防止蚊虫孳生。盆景、喷水池、养鱼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,并经常换水。要定期疏通社区内的沟渠、沙井,排水沟保持不积水,水井要密封,下水井盖可使用防蚊贴,定期检查地下室,及时排除积水,防止蚊虫孳生。要定期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,雨后应及时清疏,避免积水。

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?

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毒病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,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。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,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,特别是耳后、颈部等部位;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聚酯类杀虫剂处理过(如浸泡)的长袖衣裳、长裤和袜子,可更有效保护;租住卫生条件好、最好有空调的宾馆。

注意事项

登革热病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。

退热药:高热患者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,避免使用乙酰水杨酸、布洛芬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物。

总编/杨锐

责编/张云龙

编辑排版/孔德云

资料来源/弥勒市疾控中心、网络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